目前分類:書評導讀 (53)
- Mar 14 Sat 2009 12:53
如果﹐令人悔憾的生命——《再給我一天》
- Dec 03 Wed 2008 10:35
你的身體裡有幾個「你」?——《十一個我與城堡》
- Nov 04 Tue 2008 10:49
不願醒來的童話夢境:《風與樹之歌》
- Oct 26 Sun 2008 04:45
你的人生是屬於自己的嗎?——《失竊的孩子》
- Oct 10 Fri 2008 09:30
《長安亂》:怎是一個亂字了得?
- Sep 10 Wed 2008 05:19
夢幻人生中持續變遷的場景:讀駱以軍《我們》

從來沒想到﹐原來駱以軍是個頗為幽默的人——雖然他的幽默有點接近灰黑色﹐染上了研磨不均勻的墨﹐藍調的灰黑色幽默。
之前我看駱以軍的書﹐印象一直停留在《妻夢狗》上﹐太久以前的記憶了﹐只覺得這本書有些太過冗長﹐句子的段落不太明顯﹐看得略嫌吃力﹐沒看完就擱下了(現在想想﹐應該回去將它重讀一遍)。
- Aug 19 Tue 2008 02:41
聆聽飄泊中的詩:我讀《世紀在飄泊》
有一天﹐我突然想讀詩。
很久沒這樣充滿靈性的想在一個寧謐的夜晚﹐真的﹐就像電影小說裡的觴濫﹐就在月光下燃起一簇燭光﹐靜靜地﹐浸淫在詩的旋律裡。
然後﹐我找到了這本名為《世界在飄泊》的詩選。
- Jun 04 Wed 2008 04:54
以狼解讀的中華民族——《狼圖騰》(下)
看著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冷汗涔涔﹐思考著究竟這有關「狼性」的論述有多少真實性?而天性軟弱的我們﹐是否恰恰缺乏了狼的骨血精神?但明明人類也是殘忍的不是嗎?也或許就像書中提出的問句:「或許人性中的獸性和獸性中的狼性同出一源?」在最深層的內在裡﹐我們實則或多或少地傳成了狼的本質。
在書的最後﹐作者巧妙地安排了書中的兩位主人翁陳陣和楊克再一次地回到大草原﹐看看那些早已消逝地草原痕跡﹐緬懷著過往的數十載歲月。
在草原上﹐陳陣將自己數十年來的研究心血﹐詳述給楊克聽。這一段其實是作者對他的「狼研究」的大綱總括﹐因此在很多部份﹐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屬於論述性和主觀性的觀點。
- Jun 03 Tue 2008 06:41
以狼解讀的中華民族——《狼圖騰》(上)

看著書背的介紹和推薦文﹐再看過這本《狼圖騰》﹐我覺得對這部洋洋灑灑640頁的作品﹐最貼切的形容詞﹐應該就是「大書」這兩個字。
這是一本以蒙古草原為底蘊、草原生態為骨幹﹐草原居民為血脈﹐卻以草原狼為魂魄精氣﹐所撰寫而成﹐恢宏磅礡的一本大書。
- May 14 Wed 2008 04:40
愛情﹐在我們的青春留下印記:《同窗》

我總認為﹐有兩種書﹐是看完之後﹐會讓人產生一種類似「卡到陰」的感覺的。一種是非常難看的書﹐看完之後我還真寧願卡到陰。還有一種是非常好看的書﹐卡到陰的那種好看﹐翻譯成國語就是「見鬼的好看」。
這本曾入為皇冠大眾小說獎、最後以些微差距未能得到首獎的《同窗》﹐會被我束之高閣那麼久﹐主要是因為﹐就在前一陣子﹐我看了另一本同樣是以青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而那一本書﹐是屬於卡到陰的難看﹐看完之後讓我消化不良了好幾個禮拜﹐害得我好久不願意再碰和它相同以愛情為主軸的大眾小說。結果﹐這本《同窗》﹐偏偏就是一部卡到陰的好看的小說——所以﹐小朋友要明白﹐以偏概全因咽廢食而放棄一個重大目標﹐是很不明智的措舉。
- Apr 04 Fri 2008 01:19
傳奇之後的悲劇——我看《香港的白流蘇》
- Mar 30 Sun 2008 02:55
詭異的人性之旅:《日本恐怖小說選I》
- Mar 06 Thu 2008 15:28
或許我們都曾偏頗地面對人生——《陳春天》
- Feb 05 Tue 2008 08:28
被無限擴大的異樣感:《鬥法》

一開始﹐月藏的這本《鬥法》﹐我以為應該只是一個有關邪教和觸碰到台灣荒謬的社會層面的半寫實半虛幻性的小說。
會注意到它﹐因為這是皇冠大眾小說獎的入圍作品之一﹐也是除了另一部以推理為主題的《灰色的孤單》之外﹐唯一擁有讓我感興趣的主題的故事。
- Dec 23 Sun 2007 15:05
在愛情中的一聲嘆息——讀《裙子書》
- Dec 04 Tue 2007 15:50
《暖暖》讀後感
- Sep 27 Thu 2007 05:29
讓人懼怕的文字力量——讀胡淑雯《哀艷是童年》
- Sep 15 Sat 2007 02:35
愛情﹐原來如此:《打不死的愛情》

如果要找一本書﹐能夠如此忠實而饒富新意地將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的愛情﹐以一種創新的、有趣的呈現出來﹐或許這本曾獲「兩岸三地愛情小說徵文首獎」的小說《打不死的愛情》﹐可以當做一個最完美的示範。
很難想像﹐寫得出《懷沙》那種悲愴鬱悶的詩史風格作品的夏佩爾&烏奴奴、還有創作出《禁書人》那種將驚慄恐怖科幻寫實加推理發揮得淋瀝盡至的夏佩爾﹐可以寫出這本悠然清新、輕快飛揚的《打不死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