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實話﹐馬英九和謝長廷究竟選誰當副手、陳幸妤究竟怎麼在電視上罵她的公公趙玉柱﹐這類型的新聞﹐對我來說﹐實在是無聊至極﹐沒啥娛樂價值。

如果要我說﹐2007年截至目前為止﹐台灣最火的新聞主題﹐那我一定毫不猶豫地選﹐《超級星光大道》和《校園歌喉戰》。(兩大歌唱比賽節目的PK戰?^o^)

看《超級星光大道》﹐讓我想到美國有一個歌唱比賽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s)》。《美國偶像》的比賽方式和《超級星光大道》頗為類似﹐由三名評審(其中有一名最具爭議性的評審Simon Cowell﹐以毒舌著稱)﹐先由百萬名的參賽者中挑選出數十名其中的佼佼者﹐經過合唱賽、對唱賽、主題賽等各式各樣的比賽之後﹐逐一淘汰﹐剩下最後前二十名的「精英」(有時候這些「精英」的歌唱技巧也實在讓人凍未條)。到了最後二十名的時候﹐《美國偶像》的評審可謂功成身退﹐因為接下來的比賽﹐是由參賽者每個禮拜做出表演、之後由觀眾打電話投票﹐選出他們心目中的「美國偶像」;每一個禮拜淘汰一名參賽者﹐直到最後選出最後實至名歸的「美國偶像」。

《美國偶像》所選出的知名偶像﹐其中就包括了流行排行榜上的Kelly Clarkson(第一屆)、 Clay Aiken(第二屆)、Carrie Underwood(第四屆) ...等﹐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那名曇花一現的搞笑代表人物﹐孔慶祥。幾乎所有在《美國偶像》露過臉、上過前幾名的人物﹐都能在美國歌壇(甚至影壇) 占有一席之地。

這種淘汰選拔的機制﹐和《超級星光大道》頗為類似﹐唯一的差別在於美國的節目是以觀眾投票為基準﹐而星光大道是以評審的角度來甄選。

《美國偶像》一開始播出的時候﹐我總納悶﹐這種節目﹐不過就是歌唱比賽嘛﹐怎麼它會紅成這樣?

後來再看《超級星光大道》﹐和性質相似、以學生族群為主﹐同樣也是一路淘汰參賽者的《校園歌喉戰》﹐結果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這類型的節目﹐它們的成功﹐其實就在於﹐它們抓住了觀眾一個簡單的心理:參與感。

因為參賽者從一開始﹐初選、複選、到決選﹐從一開始﹐經歷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參賽者和觀眾﹐雖然從來沒見過面﹐但一路走來﹐似乎和觀眾陪養了一定的感情。

觀眾隨著參賽者贏了輸了的心情﹐上下起伏﹐快樂或悲傷。

喜歡的參賽者贏了、得到高分了﹐支持者有種與有榮焉的快樂﹐輸了﹐暗然若失﹐比自己參加比賽輸了還難過。有時候明明不是自己支持的參賽者被淘汰了﹐我們還是會陪著電視裡面的其他參賽者﹐為了他們的好朋友即將離開而一起哭泣。

因為我們知道他們的友誼不是做戲。

那是一種類似「生死與共」、「禍榮相依」的情感。

不止是參賽者﹐就連觀眾﹐都能透過螢幕和他們感受相同的情感。

說穿了﹐是那一份「參與感」﹐緊緊抓住觀眾的心。

反觀一些只讓觀眾看到被製作單位「剪接」過的精華版歌唱比賽(畢竟這只是製作單位主觀看來覺得精彩、或是值得播出的畫面)、或是只讓我們看到在歌手出專輯後在CD封面上寫著「XX歌唱大賽冠軍」的字樣﹐這種讓觀眾和參賽歌手一起成長、一起渡過漫長的時光﹐讓我們看到他們的進步、經歷各式各樣的考驗和競爭﹐最後終於獲得勝利的比賽﹐似乎更能捉住觀眾的心情、更讓觀眾感受到他們的成功和失敗。

這樣一路走來的心情﹐正是此類型節目成功的關鍵所在。

說到底﹐這就是一場最隆重華麗的﹐全民造星活動。

昨天看了《校園歌喉戰》年度總冠軍選拔的第一集﹐沒想到居然我也和學生一樣﹐一面看著一面擰手巾、害怕自己喜歡的參賽者被淘汰。想來這種心情﹐就是讓觀眾愛這種節目愛到無可自拔的原因吧!

下次有空再來聊聊看《校園歌喉戰》的心得。^_^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agu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