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見到洛夫的詩﹐是在大學的時候;楊照在一本書中提到當年他讀洛夫的詩句﹐「他的聲音如雪﹐冷得沒有什麼含意。」

當時我想﹐如雪一般的冷﹐冷到沒有含意--那會是什麼樣的聲音?

那是《石室之死亡》之六:

他的聲音如雪,冷得沒有甚麼含意
面色如秋扇,摺進去整個夏日的風爆
某些事物猥瀆得可愛,顏色即是如此
顏色只要塗在某一個暗示上
他便拿去揮霍,他是專走黑巷子的人
有時也有音響,四隻眼球在一起磨擦
黏膩的流質,流自午夜的鼻樑
裸婦們也談論戰爭,甚至要發現
他們肢體究竟在何處發出叫喊
且口渴如焚,如剛種的斷柯

真的﹐有一種冰冽的美﹐夏日午後最冷的艷麗。難怪楊照會對這首詩念念不忘﹐而我﹐竟也就此將洛夫這個名字﹐牢牢記得了。

洛夫﹐原名莫洛夫﹐人稱「詩魔」﹐是華文詩歌創作超現實主義的代表詩人。洛夫1928年出生於湖南衡陽﹐淡水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曾與張默、瘂弦創辦《創世紀》。出版的詩集有《靈河》(1957)、《石室之死亡》(1965)、《眾荷喧嘩》(1976)、《因為風的緣故》(1988)、《月光房子》(1990)...等。洛夫有一子一女﹐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台灣著名的民歌二重唱「凡人二重唱」中的莫凡﹐正是洛夫的兒子(凡人二重唱中的另一位則是近年來時常出現在歌唱比賽節目中的評審袁惟仁老師)。而洛夫的女兒莫非﹐則繼承父親衣缽﹐專職寫作。


洛夫的詩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就是《煙之外》。

「左邊的鞋印才下午﹐右邊的鞋印已黃昏了。」我總認為﹐這是一種文字美學的極至表現。


在濤聲中喚你的名字而你的名字
已在千帆之外
潮來潮去
左邊的鞋印才下午
右邊的鞋印已黃昏了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
結局如此之淒美
──落日西沉

你依然凝視
那人眼中展示的一片純白
他跪向你向昨日那朵美了整個下午的雲
海喲,為何在眾燈之中
獨點亮那一盞茫然
還能抓住什麼呢?
你那曾被稱為雲的眸子
現有人叫作



那曾被稱為雲的眸子﹐是怎樣的一雙眸?

整首詩讀來﹐讓人沉浸在一種入夢似幻、沉醉痴迷的境象裡。

「六月原是一本很感傷的書﹐結局如此之淒美。」從未曾聽過有人以「書」的映象﹐來形容這暑夏將至的時節。誰又料到﹐它竟如此感傷﹐看到結局﹐淒美至此﹐讀著﹐幾乎要讓我潸然淚下。

那是煙﹐煙之外﹐無盡無盡﹐淒涼﹐哀傷﹐卻如此動人心弦。

這就是洛夫的詩﹐無可取替的美。

洛夫詩集中﹐最被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眾荷喧譁》了。



眾荷喧嘩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靜,最最溫婉的一朵
要看,就看荷去吧
我就喜歡看你撐一把碧油傘
從水中升起

我向池心
輕輕扔過去一拉石子
你的臉
便嘩然紅了起來
驚起的
一只水鳥
如火焰般掠過對岸的柳枝
再靠近一些
只要再靠我近一點
便可聽到
水珠在你掌心滴溜溜地轉

你是喧嘩的荷池中
一朵最最安靜的
夕陽
蟬鳴依舊
依舊如你獨立眾荷中時的寂寂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輕聲喚我



「撐一把碧油傘﹐從水中升起」﹐如此鮮活明亮、又新鮮亮演的形容﹐光這兩句﹐就已經將一隻獨秀的碧綠荷葉﹐活生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你是喧嘩的荷池中﹐一朵最最安靜的﹐夕陽。」從沒見過有人以「一朵」為單位﹐形容夕陽。但這形容﹐如此之美﹐卻又令人無法不再回去﹐細細讀它一遍。

《長恨歌》是一首極為特別的詩體。

自從唐代白居易以來﹐竟有人以新詩的書寫﹐再次闡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唐朝的古典背景中﹐卻又穿插了「他開始在床上讀報,吃早點,看梳頭,批閱奏折」得句子﹐古今突然合而為一﹐展現出一種新穎華麗的詭妙。

洛夫的詩中時常出現於古人、古典傳說重疊的印像﹐如《李白傳奇》﹐以詩敘述了李白一生的傳奇﹐《與李賀對飲》以詩寫詩評﹐闡述了鬼才詩人李賀詩的世界﹐和李賀的生平。《车上读杜甫》重現了一片荒涼淒蒼的戰後唐朝景象。「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巧妙地結合了唐詩和新詩的印像﹐讓人忍不住再三玩味。

《午夜削梨》是一首意向鮮明、十分有趣的作品。

以人物化的口吻﹐闡述了一顆梨被切割、被分解的過程和心情﹐由一個「人」在削梨的畫面﹐突然轉換為「人」低頭﹐瞧見自己的黃色皮膚﹐變成梨皮﹐跌落滿地。

冷而且渴
我靜靜地望ぴ
午夜的茶幾上
一只韓國梨

那確是一只
觸手冰涼的
閃亮黃銅膚色的

一刀剖開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戰栗
拇指與食指輕輕捻起
一小片梨肉

白色無罪

刀子跌落
我彎下身子去找

啊!滿地都是
我那黃銅色的皮膚



人與梨的交錯景象﹐但被洛夫寫來﹐卻顯得魔幻華麗﹐令人嘆服。

我喜歡洛夫詩中那不同於其他詩人的超現實狀態﹐更喜歡他那與眾不同的絕美景象。

似真似幻。

那樣的美;那樣的決然﹐無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agu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